“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系”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抽水机与泵站教研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1979年组建水力机械教研室,此后联合喷灌机教研室、水力学教研室等成立水力机械系,1999年更名为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系。本系主要担负水泵与泵站、水轮机与水电站、喷灌机与灌溉系统、流体力学与流体工程等方向的教学科研任务。现有专任教师14名,其中教授5名,在上述方向培养本科生、硕士生、博士生及博士后。
现任系主任肖若富,副主任杨魏。
人才培养(招生专业)
本系设“能源与动力工程”本科专业。本专业原为“水力机械”专业,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方案,1993年更名为“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”专业,1998年更名为“热能与动力工程”专业,2012年更名为现名称。目前按“水利类”大类进行本科生招生,一年级期末分专业,每年有60名左右的学生进入“能源与动力工程”专业学习,主要按照水力机械方向进行培养。自197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水力机械专业本科生至今,已培养了近2000名水力机械方向的专门人才。通过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训练,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、北京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、中国农业大学URP计划、各类学科竞赛等,充分锻炼了能力,增长了才干?;竦昧税拦笱Ы4笕坏冉?、全国水利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在内的多个奖项。学生毕业后分别到水利部、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、清华大学、三峡集团公司、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、东方电气集团、上??勘缺靡倒?、日本荏原公司、奥地利安德里兹公司、美国托罗灌溉公司等国内外相关的研究院所、高校、企业和管理部门工作。“动手能力强、专业知识扎实”,是用人单位对水力机械方向毕业生的一致评价。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一直居学校前列,到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比例超过50%,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。
目前在“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”与“水利工程”两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。每年招收硕士生20~25名、博士生4~7名。1983年招收第一届硕士生、1989年招收第一届博士生,已培养硕士300余名、博士70余名。学生在校期间系统学习水力机械及水动力学方向的课程和专业知识,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863计划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课题,在水泵与水泵站、水轮机和水电站、喷灌机和灌溉系统等方面得到良好的科研训练,科研能力得到极大提升。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到国内外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事业单位从事水力机械与水动力学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。
表1 招生专业/学科点
本科生
|
硕士研究生
|
博士研究生
|
能源与动力工程
|
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(学术型)
动力工程(专业型)
水利工程(学术型、专业型)
|
水利工程(水动力学与水力机械方向)
|
科研项目与成果
本系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水泵与泵站、水轮机与水电站、喷灌机与灌溉系统、流体力学与流体工程等,进行流体机械(泵、水轮机、喷灌机、风机)流动理论、数字化设计、结构动力学分析等研究工作。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,承担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、国家863计划课题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各类横向课题在内共300多项,研究内容涉及南水北调工程高扬程水泵、三峡工程混流式水轮机、我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、精确喷灌技术等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。
自1980年至今,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0余项,如依托机械工业部“八五”科技项目“水泵CAD系统”研制的水泵CAD软件,1997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,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水泵设计手段由手工向计算机的转变;开发的“节水灌溉CAD系统”于2003年通过北京市科委的技术鉴定,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套大型灌溉设计软件;“大流量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调控与节能关键技术及应用”获201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,为提高我国高扬程大流量水泵科技水平做出了贡献。近10年,编写10部国家标准或水利行业标准、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5本,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0余件。
现有师资
现有专任教师14人,其中教授5人、副教授8人、讲师1人。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,多数教师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。
表2 在职教师名单
姓名
|
职称
|
主要研究方向
|
王福军
|
教授
|
计算流体动力学、水力机械理论与水力设计、泵站水力瞬变
|
周凌九
|
教授
|
流体机械流动分析、水轮机故障诊断、水力机械空化
|
严海军
|
教授
|
喷微灌理论与技术、节水灌溉装备研发、管网优化设计
|
刘竹青
|
教授
|
水力机械装置过渡过程、风力机动力特性研究
|
唐学林
|
教授
|
两相流理论与计算、流体机械优化设计
|
时晓燕
|
副教授
|
流体动力学、地热源利用
|
李小芹
|
副教授
|
水力机械运行、水电站过渡过程
|
洪益平
|
副教授
|
计算流体力学、流固耦合分析
|
肖若富
|
副教授
|
水力机械流动理论、水力机械水力设计、水力机械流固耦合
|
丁 涛
|
副教授
|
流体动力学、生物环境与通风工程
|
黎耀军
|
副教授
|
水力机械流动理论、水泵水力设计
|
杨 魏
|
副教授
|
流体机械设计方法、流体机械流动理论
|
陈 鑫
|
副教授
|
泥沙运动力学与两相流动、海岸动力学与海岸工程
|
姚志峰
|
讲师
|
水力机械压力脉动、水力机械测试技术
|
表3 退休教师名单
姓名
|
职称
|
主要研究方向
|
骆大章
|
教授
|
水泵水力设计、泵站运行
|
李世煌
|
教授
|
水泵水力设计、水泵流动理论
|
常近时
|
教授
|
水力机械流动理论、水轮机过渡过程
|
寿梅华
|
教授
|
水轮机调节、水电站过渡过程
|
许一飞
|
教授
|
灌溉理论与技术、喷灌机设计
|
李蔼铿
|
教授
|
灌溉理论与技术、微灌系统设计
|
刘文槐
|
教授
|
流体力学
|
刘善焜
|
副教授
|
水泵水力设计、水泵装置运行
|
牛笑莲
|
副教授
|
水轮机水力设计、水电站运行
|
袁冬顺
|
副教授
|
水力机械测试技术、水泵水力设计
|
张斯馨
|
副教授
|
流体力学
|
联系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58号信箱,100083
联系人:肖若富(xrf@cau.edu.cn);杨魏(wyang@cau.edu.cn) |